位于廣西平南縣西江大橋上游6公里處的平南三橋,是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平南北互通連接線上跨越潯江的一座特大橋。該橋全長1035米,主橋 575米,為中承式鋼管拱橋,建成后將成為世界第一跨度拱橋。
全橋主拱肋共計8根,采用真空輔助四級連續(xù)泵送工藝灌注,共需進行8次灌注。本次灌注主弦管單根長650m,直徑1.4m,需灌注混凝土約1000m3。項目南北岸由4臺三一28兆帕超高壓拖泵及6臺三一攪拌車同時作業(yè),確保施工效率,全橋管內混凝土灌注施工預計30天左右完工。

4月17日晚,歷經長達13小時的連續(xù)施工作業(yè)過后,由廣西路橋集團承建、享有“世界第一拱”之稱的廣西平南三橋順利完成首根主弦管管內混凝土灌注,這是繼該大橋拱肋合龍后取得的又一關鍵節(jié)點性進展,這是三一泵送設備在大跨度拱橋建設上交出的又一份傲人答卷。

在接到建設任務的第一時間,三一便迅速調派了南寧、貴港及平南的六名服務工程師到達施工現場,共同參與前期方案討論及施工準備工作,并對南北兩岸的設備和泵管進行細致地多輪檢查,確保項目施工萬無一失。

由于平南三橋北岸地質條件復雜、施工難度大,多數設備無法達到施工標準,多番對比過后,廣西路橋集團最終決定與三一達成合作。此次合作的達成,一方面是出于廣西路橋集團對高標號混凝土及高穩(wěn)定性施工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廣西路橋集團也是看重了三一在業(yè)內的良好口碑與品牌形象。

該項目首根管內混凝土灌注施工采用C70自密實無收縮混凝土,通過真空輔助四級連續(xù)泵送進行管內灌注,借助增加分級、分倉,設置多個排氣管、補漿筒等方式,極大提高管內混凝土灌注的密實性,降低堵管、氣泡聚集等風險。

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皆連對平南三橋首根主弦管灌注更是給予了高度評價:“管內混凝土施工對材料和工藝的要求,可以說到了苛刻的程度,從平南三橋目前灌注的情況看來,組織有序,質量優(yōu)良,施工工藝及技術在國內堪稱一流?!?/p>

此次平南三橋的建設是在科技含量、精密程度、設計施工技術等領域的一次大膽嘗試。它的建成將開創(chuàng)在不良地質條件下修建大跨徑鋼管混凝土拱橋的歷史,對推動大跨徑鋼管混凝土拱橋的應用及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平南三橋鋼管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將進入橋面部分施工工作階段,力爭2020年底通車,屆時將構筑兩岸交通全新脈絡,為兩岸人民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三一泵送設備按下“世界第一拱”建設進程加速鍵
匠客工程機械 評論(0)
來源:匠客工程機械
位于廣西平南縣西江大橋上游6公里處的平南三橋,是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平南北互通連接線上跨越潯江的一座特大橋。該橋全長1035米,主橋 575米,為中承式鋼管拱橋,建成后將成為世界第一跨度拱橋。
全橋主拱肋共計8根,采用真空輔助四級連續(xù)泵送工藝灌注,共需進行8次灌注。本次灌注主弦管單根長650m,直徑1.4m,需灌注混凝土約1000m3。項目南北岸由4臺三一28兆帕超高壓拖泵及6臺三一攪拌車同時作業(yè),確保施工效率,全橋管內混凝土灌注施工預計30天左右完工。
4月17日晚,歷經長達13小時的連續(xù)施工作業(yè)過后,由廣西路橋集團承建、享有“世界第一拱”之稱的廣西平南三橋順利完成首根主弦管管內混凝土灌注,這是繼該大橋拱肋合龍后取得的又一關鍵節(jié)點性進展,這是三一泵送設備在大跨度拱橋建設上交出的又一份傲人答卷。
在接到建設任務的第一時間,三一便迅速調派了南寧、貴港及平南的六名服務工程師到達施工現場,共同參與前期方案討論及施工準備工作,并對南北兩岸的設備和泵管進行細致地多輪檢查,確保項目施工萬無一失。
由于平南三橋北岸地質條件復雜、施工難度大,多數設備無法達到施工標準,多番對比過后,廣西路橋集團最終決定與三一達成合作。此次合作的達成,一方面是出于廣西路橋集團對高標號混凝土及高穩(wěn)定性施工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廣西路橋集團也是看重了三一在業(yè)內的良好口碑與品牌形象。
該項目首根管內混凝土灌注施工采用C70自密實無收縮混凝土,通過真空輔助四級連續(xù)泵送進行管內灌注,借助增加分級、分倉,設置多個排氣管、補漿筒等方式,極大提高管內混凝土灌注的密實性,降低堵管、氣泡聚集等風險。
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皆連對平南三橋首根主弦管灌注更是給予了高度評價:“管內混凝土施工對材料和工藝的要求,可以說到了苛刻的程度,從平南三橋目前灌注的情況看來,組織有序,質量優(yōu)良,施工工藝及技術在國內堪稱一流?!?/p>
此次平南三橋的建設是在科技含量、精密程度、設計施工技術等領域的一次大膽嘗試。它的建成將開創(chuàng)在不良地質條件下修建大跨徑鋼管混凝土拱橋的歷史,對推動大跨徑鋼管混凝土拱橋的應用及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平南三橋鋼管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將進入橋面部分施工工作階段,力爭2020年底通車,屆時將構筑兩岸交通全新脈絡,為兩岸人民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敬請關注 《工程機械與維修》&《今日工程機械》 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工程機械與維修》與《今日工程機械》官方微信